阿爾茨海默氏病或老年癡呆症治療與照料的現代趨勢與挑戰
王隅麗CEO
美國壽康現代養老首席專業顧問
American Longevity HealthCare, Inc.,
MAG, CDP, CADDCT, RCFE、American Gerontologis
Geriatric and Dementia Care Professional
中國醫生美國老年學家
美國認證老年癡呆照護專業導師、美國加州認證養老院院長
對於阿爾茨海默氏病或老年癡呆症的預防或治療照料的現代趨勢來看,今天大量的現代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踐已經證實,現時所運用的現代醫療模式,對於此病的治療和改善的手段基本擱淺. 其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對相關藥物治療的低效而失望,二是今天的臨床醫生們由於普遍缺乏對此病診斷與治療,以及改善症狀的綜合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相關的臨床實踐經驗,所以在治療或改善症狀的手段方面顯得無能為力. 根據美國一些著名的,尤其是在對老年癡呆研究和治療等領域有著長達幾十年的實踐經驗的老年病學家,在2010年公佈的最新臨床研究和實踐的科學資訊與結論指出,迄今為止,當今世界上還沒有什麼簡單而又耐受性良好的藥物能够“治癒”老年癡呆病的, 而且將來永遠也不會有這樣的藥物可以治療老年癡呆病的. 其原因在於人的大腦是一個驚人複雜的器官,而大腦的工作比該器官更為複雜的多,它不但工作複雜,在功能方面還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對“大腦工作有誤”的糾正或改善治療,已經遠遠超過了當今臨床醫學在治療疾病時所依賴的“藥物治療”這一種以簡單的因果模式/因果鏈關係治療疾病的傳統觀念. 而現時很多控制老年癡呆症狀的藥物與臨床普通的精神病用藥一樣,但前者並不是由於精神病變導致, 所以難免出現“對症不對病 “的情况,其藥物副作用反而給病人精神健康帶來更多危害,最後還可能導致身體各個器官功能的衰减而加速病人病情惡化和死亡.今天大量的臨床資料和實踐顯示,治療老年癡呆病藥物的副作用造成對病人大腦功能的損害,有的很多比該病本身造成對大腦認知記憶的損害還大得多,尤其是在精神與心理健 康方面的損害,有的病人在停藥後病情反而緩解好轉. 所以,如果醫生沒有對該病的藥物治療的實踐經驗和臨床負面效應的知識,應該對老年癡呆病人謹慎用藥。
而從許多成功的,對照料老年癡呆病人的臨床實踐經驗看到,越來越多的老年癡呆病的康復或改善中,不用藥物的現代非醫療模式及相關理療方法的使用,卻發揮了藥物達不到的較好效應. 囙此,在西方發達國家對老年癡呆的照料或治療服務中,這些年不斷提出和號召對老年癡呆的照料要改變我們傳統的照料文化,大力提倡對老年癡呆病的改善和照料多使用“非藥物療法”途徑. 但是鑒於對人體大腦功能改善的非醫療模式的相關特殊理療管道和途徑,必須要通過一個在對老年癡呆照料方面,有過資深的教育和培訓的綜合專業隊伍才能提供並完成,這些專業人員包括醫生,護士,護理和照料人員,臨床心理專業人員,以及幫助病人和家人的精神與社會工作人員等. 如果今天的臨床醫護人員缺乏這些基本照料理論和實踐經驗,將難以為老年癡呆病人與他們的家人提供所需改善病情的服務的. 故臨床醫學在對老年癡呆病情改善和照料方面的擱淺. 也正是出自於上述的一些綜合因素。
因此, 今天, 阿茲海默症和老年癡呆症的病人和他們的家人尋求和依賴現代非醫療模式或途徑來改善症狀或得到康復的需求與日劇增, 已經遠遠超過對醫療模式服務 的需求. 這個趨勢與前面所概述的「世界2010年阿茲海默症報告」 的結論相符合. 另外, 從西方發達國家長期的臨床實踐和研究結果, 也已經顯示出了現代非醫療模式 的服務途徑在照顧護理, 社會精神衛生方面等綜合服務的運用, 對緩解和改善阿茲海默症和老年癡呆症病人的病情, 減少精神行為障礙, 以及減輕家庭或機構照顧負擔與提高照料 品質有著重大意義. 2010年世界對照顧老年癡呆症的主要消費成本的報告顯示出的數據, 也證實了世界各地照顧老年癡呆病人的這個趨勢和需求。
由於患有老年癡呆症老人在不同居住或照料環境中,給照料所需的服務要求也有一系列的差异,包括個體與病症表現的差异,社區與家庭文化習俗的差异,社會與家庭人際關係的差异,經濟收入和家庭狀況的差异,與照料人員關係的差异,以及對照料人員專業素質要求的差异, 單一雷同的照料服務模式是不能够滿足對老人的照料需求的. 我們根據現代對照料老年癡呆病人專業服務理論和實踐的經驗,對不同需求的病人和家人設計不同的專業服務模式. 不同的服務模式有不同的服務內容,不同的管理結構,不同的專業與非專業人員的配備,不同的服務資源和通路,以及不同的綜合協調管道等. 只有在以病人不同服務需求基礎上的服務模式,才能為應對照料老年癡呆病人的挑戰找到較好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