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现代科学化养老? - 科学养老向传统养老的挑战
王隅丽 CEO
美国寿康现代养老首席专业顾问
American Longevity HealthCare, Inc.,
MAG, CDP, CADDCT, RCFE、American Gerontologis
Geriatric and Dementia Care Professional
中国医生 美国老年学家
美国认证老年痴呆照护专业导师、美国加州认证养老院院长
其次,中国的人口老化特点使中国正飞快步入老龄化社会。加之中国三十年前开始的生育控制,独生子女政策,给中国人今天和将来的养老助残增加了更多,更复杂和困难的挑战。目前,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步入婚育年龄。与此相呼应,中国传统的养老观念也正在发生变化。中国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着对老人俸养,赡养的义务.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由家庭承担的“养老”在中文的定义是 “俸养老人, 年老闲居”, 而“俸养”有赡养和伺俸之责任. 故这一概念早已经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准则之一, 家喻户晓, 广泛被人们接受。 但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老龄化社会发展过程不同的是,中国社会目前正面临的 “人口的快速老化和高残率”,“家庭对老弱病残者护理能力的急剧下降和落后的社会养老体系”, “医院机构数量下降和落后的护理康复医学”, 以及“目前落后的养老助残体制和社区服务”这四大挑战。中国如果没有解决这些落后领域的措施,这些挑战将在二十一世纪给中国社会带来“养老的危机”。近年来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开展的一项,涉及全国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区域总人口约有九亿八千多万人口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高龄老人生存状态不佳,存在“四多四少”现象。中国高龄老人经济供养依靠子女多,享有社会保障支持少;日常照料依靠子女多,依靠社会少;闲暇时间多,文化生活少;患病的多,看病就医的少。调查还显示,高龄老人丧偶率高,有百分之八十八点三的老人日常生活依赖其家庭照料,并开始向隔代转移。家庭照料成员的减少和渠道的单一,使传统生活照料模式遇到严重冲击,严重影响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而城镇平均每个老年福利机构只有老人二十一名,农村每个老年服务机构里只有十五人,与整个老年人口形式极不相称”。因此,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由家庭承担的“养老”将不在可能完全担负起对老人俸养,赡养的义务了。正如山东省老龄办事业发展处处长王照奎所谈到,“中国的养老方式是反哺式的。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纷纷成家立业,一个孩子要赡养四个老人,养老压力增大,传统养老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家庭构成。在中国城镇,对父母进行经济供养问题不很突出,难的是让子女拿出时间和精力在生活上照料老人”。还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至少有2,360多万老年人独守空巢。“空巢老人” 正在由家庭问题转变成重大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 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 尽管经济落后, 资源短缺, 但却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经历着长寿时代的全球性养老危机。因此,中国自己特有的人口老化问题,以及它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甚至国际上的极大关注。中国在其特殊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近三十年后的今天,当代许多人中年人都在担心自己的晚年生活,并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二十年后,当我步入古稀之年,谁会来照料我?”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对老人俸养,赡养的义务。中国社会如何做到科学养老, 满足现代养老的需求? 这个问题是中国全社会都应该共同和努力去解决的问题. 中国国家老年法明确提出 “老有所养”. 但在目前中国高速度向现代化社会迈进的同时, 要真正落实它, 有两个问题必须明确, 一是谁来养老? 二是如何养老? 今天,许多国内学者和同行对此问题已有很多非常可贵的研究和探讨, 面对第一个问题,大家都有一致的看法, 即以社会和家庭共同结合的方式,可能是适合中国国情和民情的较好的养老方式。正如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副司长阎青春谈到我国要建立怎样的养老模式时指出,以家庭服务保障为基础,以社区照顾为依托,以机构供养为补充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养老模式。而养老机构要寻找出路,就八个字:公办民营、民办公助。 但是对第二个问题“如何养老?”的回答和解决,将比第一个问题更加困难和艰巨,根据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几十年的历史实践经验可以看到,走科学养老的道路,构筑新的老人社会服务与保障体系是可能保证中国老年人“老有所养”的唯一途径。
但今天由于社会的工业化发展, 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 尤其是 “婴儿潮” 出生的一代人正在步入老年, 而其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 生活需求都将与过去大有不同。根据美国近年来的有关养老研究统计资料披露, 美国将有七千六百万的在1946-1964 年出生的人口步入老年期。但这一代人的养老需求与上一代人大不相同,他们中很大一部份人受教育程度高,有较好的收入和积蓄,有较好科学知识和使用电脑的技能,并对自己将来的生活和各类服务有较高的期望,这些都将会在现代养老中,对各类医疗保健、养老政策和服务、高质量的生活需求等,提出新的要求。
美国目前现代养老需求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 对各类服务的期望值大大增加, 而有限的服务和资源不能满足需求。
- 对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等机构的挑战和需求改变。
即美国要求政府与地方各界要发展有创新意义的养老战略和相应的实施计划,已经成为具体指导美国养老综合服务发展的主要方针和政策导向。在21 世纪,美国政府及各界要继续探索如何保证这一代“婴儿潮”出生的人去利用各类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等网络组织的服务,能够使这他们仍然活的生气勃勃和富有生命力,并要求和鼓励他们思考自己能为这一代人的养老作些什么?与此同时还能为别人作些什么?类似于中国提出的 “积极养老” 生活方式, 而不是让这一代“婴儿潮”出生的人仅仅只是依赖各类医疗保健照料服务。否则, 由于老年人口的剧增, 仅仅依靠专业医疗保健机构去解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会使社会的医疗保健机构面临极大的困境。为此, 有关专家们已提出以下科学养老的策略,迎接马上来到的挑战。
1). 鼓励和提倡自我保健和自我强身, 在力所能及的条件和健康的状况下, 提倡自我照料. 这需要“婴儿潮”出生的人, 加强自我学习, 接受相关教育和培训, 增加自己的相关医疗保健知识和技能来达到这一目标. 根据美国的统计资料, 80%的健康问题都完全可以自己在家里解决, 并不需要外来的专业人员帮助, 这些问题大多是发生在自己家里的卫生间, 厨房, 和卧室. 如果能够进行自我保健和采取预防措施, 一般的自我照料和保健都能够自己完成.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疾病发作和意外伤害,并减少到医院急诊室的需求.
根据美国的2002 年的统计资料, 南加州的一个退休军人医院开办了22 个相关教育和短训班, 凡参加过此教育的老人, 40% 报告说他们减少了去医院的次数和时间, 39%的说他们减少了去急诊室的次数和时间. 1995 年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对3,500老年成人 (70岁左右) 的观察研究显示, 凡接受此教育和培训的人, 38%的人报告他们减少了去看医生的次数和时间, 14%的报告他们减少了住院的机率, 42% 的报告他们自我保健能力增加, 健康维持良好, 生活质量提高。
2). 教育培训对慢性疾病的自我管理和调养, 康复。根据美国某一医学杂志 1999 年的随机抽样调查报告, 凡参加此类培训和教育的老年病人与未受其培训的老年病人相比较, 住院的机率和住院的天数都明显下降。
4). 医疗保健的预约、教育、咨询等服务向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类别和分组方向发展。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类服务,使有关专业人员可以用较少的人力和时间为最大量的人群服务, 达到最佳的服务效果, 满足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
除此之外,美国有关专家们已向政府提出以下三类与政策,体制,措施有关的保障发展计划来帮助社会来完成上述发展计划,从而满足人口快速老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2). 社会要建立一个有强大动力的服务网去驱动和实现这些需求;
3). 社会各界要发挥冲浪精神去充分利用现有的所有动力和资源去实现这些需求。
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人口老化的数量和速度都比美国快的多和大的多,随着今天中国高速度地现代化发展,在养老的家庭和社会需求方面,中国将面临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同样的变化。 中国的“婴儿潮”出生的人比美国更多, 并也同样有类似的特点,为建立我国自己的现代养老体系和服务,了解现代养老和其需求特点,对中国将来开发养老市场,建立发展养老政策, 都有很大帮助。所以,与西方发达国家一样, 在中国社会, 科学化养老的需求必将挑战传统的养老方式. 人们在退休以后的二十年到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晚年生活里, 并不期望, 也不都是在依懒家人和政府, 过着被动式的 “年老闲居, 受人俸养服侍”的生活, 来度过其漫长的退休岁月。正如 “积极养老” 的观念在中国一些城市里已得到大力提倡,这一观念鼓励发挥老人自身的作用,年轻时就为养老积极做准备,包括参加各种养老保险,从事力所能及的社会事务,减少对子女的依赖。上海市在本世纪初就开始试点,让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进行时间储蓄,这样,等自己年老需要照顾时可以获得别人的帮助。山东省目前正在探索个人早期养老投入的方式,引导各类有收入的人员拿出一定比例作为养老积累,鼓励参加商业养老保险和银行养老储蓄。同时,引导低龄健康老年人参加经济建设和社会活动,使老年人以“为”促“养”。另外,中国积极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目前社区的功能正得到进一步完善,以社区为平台,家庭养老压力将得到大大缓解。
人们退休后的生活仍然要高度保持个人的独立和自尊,自我价值观, 融入社会, 建立 “第二个青春”的生活自信心和积极的生活方式, 力求实现老有所养,,更重要的是,,要使中国的老人们 “在老有所养的基础上, 做到老有所为, 所乐, 所尊, 所敬”。
首先,要让人们科学地认识人的“老化过程”,了解人体自然的老化过程,以及由此给身体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病理变化,心理变化,社会环境、社会活动范围、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等多维多方面的变化。只有科学地认识人体老化过程,才能使人们早有准备地去面对这些变化和困难,从而最后战胜它们。
在今天高度发达和进步的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应该, 社会也不允许由于人的自然老化过程而影响并降低中、老年人们自己的生活质量和颐养天年的目标。只有科学地认识人体老化过程,才能科学地理解人们在步入老年后,老年人群所需要的各种生活服务,医疗保健,社会服务等多种需求,使全社会了解这种需求的存在,是开创和发展中国科学养老事业的动力所在。人们应该认识到,人的老化过程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如同初生的婴儿一样,在人生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其处在独立生活能力没有建立的时期,需要别人的护理,抚育和帮助,以助其成长直至能够独立生活。同样之理,在人生历程的最后一段时间,由于人体的自然老化,使得老、弱、病、残者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能像理解新生儿的照料需求一样,来理解老人的同样需求呢? 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社会资源的分配,以及各项服务设施和项目的建立,为什么不能像满足新生儿、儿童、青少年的需求一样,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呢?如果有人能够拿目前中国社会投入到养老项目和服务的社会资源与投入到新生儿、儿童、青少年的社会资源做一个比较, 就会发现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这一事实反映出整个社会还没有认识和理解人的自然“老化过程”, 没有真正了解“科学养老” ,没有认真从人类发展的科学角度去重视中国目前迫在眉睫的养老需求。尤其是在中国的 “独生子女” 生育政策已实行了三十多年的今天, 中国应该有更大的投入来发展中国的养老事业, 去弥补“独生子女” 生育政策给中国所带来和增加的养老危机. 就像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所提醒的那样,“面临中国 ‘特色’的人口老化问题, 中国将有比西方国家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资源困难”。中国如果不实行科学化的养老, 就不可能有效地利用和分配中国有限的资源,使老年人群的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得以实现,让中国的老年人享受“颐养天年”的目标也会成为一句空话。
请点击下面标题,了解更多我们对建设发展中国养老的专业服务。